酱酒,为什么能够引领高端白酒消费潮流


(文/姜伦阳)中国,是酒的故乡,酿造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猿人醉卧到黄帝酿酒,从酒神仪狄到酒祖杜康,从河东神曲到九酝酒法,从端午制曲,到重阳下沙,从跑窖工艺到老五


(文/姜伦阳)中国,是的故乡,酿造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猿人醉卧到黄帝酿酒,从酒神仪狄到酒祖杜康,从河东神曲到九酝酒法,从端午制曲,到重阳下沙,从跑窖工艺到老五甑法,纵观世界酒海,唯有中国白酒遵循古法、千年传承、自然酿造、独树一帜。

中国地域辽阔,美酒产地众多,因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白酒风格,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白酒还没有香型之说,直到1972年第三届全国酒评会,根据白酒的香气、口味、风格、工艺等特点,正式确立了酱、浓、清三大香型,由此开启了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时代。

作为中国最早确立的三大香型之一,酱香型白酒以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成为高品质白酒的代表,产地的独特性、工艺的复杂性和产能的有限性也造就了酱香白酒的稀缺价值。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的酒需求已经从生理需求向品质需求转变,少喝酒、喝好酒、健康饮酒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潮流。在此背景下,具有品质和健康属性的酱香酒,成功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更高品质美酒相伴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以茅台为龙头的引领下,酱香型白酒企业群体崛起,在全国范围掀起一股酱香消费热潮,也由此开启了酱香白酒的黄金时代。

酱酒之所以备受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并成功引领高端白酒消费潮流,正是得益于酱香白酒的酿造环境、生产工艺和健康属性等三大特色优势。

环境是决定酱酒品质的先天条件

酱香型白酒,对其产地和地理环境有着超高的要求。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酱酒产地,位于赤水河畔的贵州茅台镇,一直被誉为中国酱酒的黄金产区。

地处海拔400余米低热河谷地带的茅台镇,周围崇山峻岭环绕,使其形成一个低谷地带盆地,空气流动比较小,相对封闭的环境,极其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此外,茅台镇的气候冬暖夏热,气温较高,湿度适中,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的气候,对于酒醅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

除了地理和气候之外,茅台镇的土壤也别有特色,天然的紫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土壤酸碱适度,含有丰富的碳氮化合物及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为酿酒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天然培养基,适宜于微生物的长期繁殖,促进了微生物群落多样化的演替。

集灵泉秀水于一身的赤水河,从茅台镇旁依街而过。随着季节的变化,每年夏天雨季山水冲洗,两岸紫红色的泥沙冲入河中,河水变为棕红色,因此得名"赤水河",又名"美酒河"。赤水河的水质优良、微甜爽口、酸碱适度,钙镁离子含量和硬度均符合优酿造优质美酒的好水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赤水河上、中游河段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未曾遭到破坏,为酿造好酒提供了绝佳的先天条件。

可以说,正是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源等优势条件,共同孕育出这不可复制的酱酒酿酒环境,让茅台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酒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曾进行过两次茅台试点,七十年代又进行了长达11年之久的茅台异地实验,但均以失败告终,正是因为当地独有的水文、气候、土壤以及环境,才是茅台酒与众不同出的关键,这也是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的奥妙所在。

灵魂工艺酿造有生命的酒

酱香白酒被许多爱酒之士称为"有生命的酒",之所以获得这样的赞誉,要从酱酒的酿造工艺说起。酱香白酒的酿造工艺极为特殊、更为复杂,相比于清香型白酒15-30天、浓香型白酒30-120天的生产周期,酱香白酒的生产周期长达一年,且出酒率低,再加上三年以上的存储,也就是说,从生产酿造到投放市场,至少五年时间才能完成一瓶酱酒的生命周期。

酱酒的酿造对粮的选择有极高的要求。比如贵州的一些酱酒企业会选用当地特产的红缨子糯高粱作为原料,与外地糯高粱相比,赤水河谷及周边地区出产的红缨子糯高粱具有颗粒小、皮厚、结实的特点,淀粉和单宁含量合理,尤其是对酿酒有利的支链淀粉含量颇多,能经受多次蒸煮的特性,才能成就优质酱香酒的灵魂工艺。

"12987"是酱香型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具体而言,是指一年一个生产周期,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另外,酱酒的酿造还非常讲究时机,端午踩曲,重阳下沙,顺应天时,秉承古训,遵循自然规律。在酱酒的酿造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有缺失,任何一个节点,都不能有纰漏,否则会对酒质产生很大影响。

此外,"三高"也是酱酒酿造的一大特点。高温制曲——制曲温度在60℃以上,可以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使曲药酱香、曲香均好;高温堆积——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0℃,有利于产生酱香或酱香的前驱物质,为酱香型白酒的呈香呈味奠定基础;高温馏酒——接酒温度达35-45度,高温能限度地排除如醛类、硫化物等不利口感的低沸点物质,更多地保留不易挥发的高沸点香味物质。

酿造而成的酱香原酒还将经感官评定分等级后,按酱香、窖底、醇甜三种典型和不同等级、不同轮次、入库装坛分型储存,进行长达三年以上的窖藏,使口味变得醇和、柔顺,酱香更加突出。

从原粮到工艺,从制曲到下沙,从发酵到蒸酒,从窖藏到勾调,唯有历经匠心的酿造,时光的沉淀,才能造就这有生命的酱香美酒。

酱酒的六大健康养生功效

在众多白酒香型中,酱香型白酒是公认的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务院轻工业部曾经组织20多名专家对茅台酱香酒进行了3年的检测分析,其后得出结论:茅台酱香酒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酒中含有大量的酚类化合物质,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酱香型白酒的健康养生价值不断被发掘、证实,现可归纳为六大功效。

其一,由于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殊,酿造周期需要一年时间,再加上超长的储存期。在漫长的发酵、酿造、储存过程中,在窖池和空气中庞大的微生物族群的共同作用下,各种与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尽数罗置于酒体中。

其二,易挥发物质少。酱香酒蒸馏时接酒温度,比其它香型的酒接酒时的温度高出近一倍。高温下有害物质挥发的多,酒体中保存的易挥发物质少,自然对人体的刺激小,损害少。这也是酱酒会出现吞不刺喉、醉不打头、醒酒较快的原因,而不会出现长醉难醒、头昏脑胀、四肢无力的不良反应。

其三,酱香酒的酸度高,是其它酒的3至5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能软化血管。不仅西医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而且传统的道教和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生功能。

其四,酱香酒中含有的酚类化合物多。据科研机构检测,酱香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它白酒的三至四倍。众所周知,酚类化合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在这一方面,酱香白酒和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五,酱香酒的浓度科学合理。酱香酒的酒精浓度一般在53度左右,而酒精浓度在53度时,酒精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最好,加之酱香酒的贮存时间较长,游离的酒分子少,所以对身体的刺激小,有利于健康。

其六,酱香酒是纯粮酿造、天然发酵,不添加任何其它与酒无关的物质,是勾调不出来的,这就排除了添加呈香呈味物质的可能,即使有人想通过添加合成剂做假也无从作手,这是酱香酒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特质。

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既要饮酒又要健康的条件,让酱香型白酒成为时代的需求,这也是酱酒能够从古传承至今,长久不衰的原因。

总而言之,苛刻的酿造环境,复杂的酿酒工艺,典型的风格特点和健康养生的功效,造就了酱酒的高端品质和稀缺价值,让酱香白酒成功引领起高端白酒的消费潮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