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联合福建省广播电视集团福建新闻广播《走进乡村看小康》之“聚焦明星小镇、网红小镇”,第一站来到我县西坪镇的茶庄园,聚焦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一起来听一下具体报道——
男:听众朋友,大家好!
女:《走进乡村看小康》今天继续准时出发。
男:今天我们要带大家走进福建、上海、安徽、湖北的明星小镇、网红小镇,去了解它们的特色,探寻他们的发展,看看当地农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今天的直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联合福建省广播电视集团福建新闻广播、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共同奉献。
女:走进乡村看小康,第一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的“茶叶庄园”。
男:说起福建省泉州市以及泉州市下辖的安溪县,大家都知道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之一,而安溪茶是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安溪县并不靠海,它处于闽南沿海平原的丘陵地带,曾经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改革开放以后,才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
女:安溪的发展离不开茶产业的支撑。如今,安溪是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安溪铁观音是一种天然健康饮品,具有“一茶三香”的特色。
男:安溪县西坪镇是铁观音的发源地,这里纬度、气候、降水量、海拔、土壤特别适宜种植茶树,发展茶产业。近年来,当地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成为安溪县重要茶叶交易市场、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
女:目前,西坪镇有5.6万亩茶园,年产茶叶6千吨。其中,优质铁观音生产基地1.5万亩,茶园数量与茶叶年产量均居全县之首,全镇90%以上人口参与茶产业或以茶产业收入为生。
男:在西坪镇盖竹村,有一位名叫王辉荣的茶农一心想着“打造共同体、合作制好茶”。十多年来,他带领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村民发展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如今,他们的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请听报道:
王辉荣:“今天茶叶开始进来,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排好,要包装、发货的时候就比较快,比较好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记者彭建军采访王辉荣(右一)
记者:在盖竹村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刚刚投用的二期厂房里,七八个社员正在忙碌着。合作社理事长王辉荣手把手指导社员将茶叶分类装箱。他告诉记者,这批“不用放冰箱的铁观音”是合作社的一大卖点。
王辉荣:“现代工艺要放冰箱,传统工艺就是不用放冰箱,可以长期保存。泡下去,绿叶红边明显,汤色金黄明亮,喝起来回甘持久,很香很香。”
记者:在合作社的茶叶制作老厂房里,记者看到上百台设备。王辉荣说,一到制茶季,这些设备都很忙。每天晚上,17个制茶小组还要集中“斗茶”,分出品级、斗出优质。
王辉荣:“一组的一组,你这边差在哪里,火候各方面是哪里做不对,哪里没有达到标准,找不好的问题。比较好的我们都奖励,能达到一级的二级的,特级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