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叫响泰山茶品牌

□ 本报记者王洪涛曹儒峰12月29日,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丰山村65岁村民玄家珍正忙着给茶叶施有机肥。“现在比以前自己种地划算多了。这种荒山一亩地能领到一千多元承包费

□ 本报记者王洪涛曹儒峰

12月29日,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丰山村65岁村民玄家珍正忙着给茶叶施有机肥。“现在比以前自己种地划算多了。这种荒山一亩地能领到一千多元承包费,在这里打工一天还能收入八九十元。”

寒冬时节,茶香依然醉人。近年来,泰安市将泰山茶列为乡村振兴十大优势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大力实施品牌提升、品质提升、规模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全面提高了泰山茶种植标准、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正一步步打响泰山茶品牌。

“泰山茶,不仅是经济民生,关乎着三万余名从业人员的生计;也是文化民生,弘扬泰山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是责任担当,践行‘两山论’的有力注脚。”泰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士科说。

泰山茶要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自2011年以来,泰安市明确提出将泰山茶作为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先后出台了《关于泰山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泰山茶产业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有分量、有举措的重头文件,持续推动泰山茶产业健康发展。

走进泰山茶苑,工人师傅正在紧张施工,进行大棚翻盖。林中有茶、茶中有林,形成了复合立体种植模式;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等防虫治虫设施,让茶园病虫害发生率大大降低,基本实现生态平衡。

“质量是泰山茶的生命线,要保证生命线,就要严防死守。”泰安市泰山茶叶协会会长宋其峰说,近年来,泰安上下联动、共同发力,从标准茶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等方面,实行一项项严苛的措施,织成一张绿色保护大网,为泰山茶的绿色生态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泰山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1年获“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推荐产品”称号。

如何让茶“走出去”,成了泰安各级地方政府和茶商、茶农热议的话题。

聚焦“泰山绿茶”“泰山红茶”重点品牌,泰安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品牌宣传推介。从组织参加各类茶博会,到全国各地举办品茗活动,再到举办六届泰山茶手工炒茶技能大赛,泰安使出十八般武艺推广泰山茶叶。

走出去,品牌是关键。“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协会运作、双牌经营’的思路,合力推进泰山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形成了以‘泰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为‘母品牌’,以企业整合的‘泰山女儿茶’等为‘子品牌’的‘1+N’品牌体系。”宋其峰说。

展得开,表现在泰山茶品牌铸造和市场开拓上,茶产业的发展给乡村振兴赋予了新动能。泰安坚持“以茶为媒、茶旅联姻”发展模式,做好泰山茶与泰山旅游、泰山文化相结合的文章,形成以旅促茶、以茶带旅、三产联动的发展格局。

泰安还推动以茶园休闲观光、茶叶采制体验、茶园民宿、茶文化展示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让产业发展与旅游抱团,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绿色品牌。

截至目前,泰安市茶园面积达5万余亩,年产值超10亿元。泰山茶企不断发展壮大,全市中小型茶叶企业58家,茶叶加工厂(合作社)100多家。泰山茶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多人,其中村民过万人。

“茶叶一头连着茶农,一头连着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更是泰安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姜士科说,如今,泰山茶正逐渐壮大,这里的茶叶越来越香。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138199759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