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大舞台!全市489家食品小作坊全部实现依法办证经营

  整洁的食品加工车间,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穿戴齐整的师傅正不断冲洗食品加工器具……2019年12月31日,走进南县南洲镇圣特丽蛋糕立达店的生产加工现场,标准化

整洁的食品加工车间,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穿戴齐整的师傅正不断冲洗食品加工器具……2019年12月31日,走进南县南洲镇圣特丽蛋糕立达店的生产加工现场,标准化的生产间让人眼前一亮。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立达店去年12月刚通过益阳市2019年食品小作坊示范门店评价验收,收获了一块难得的“金字招牌”。

示范引领,是2019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引导规范食品小作坊建设的一项举措。年初,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食品小作坊综合治理和规范提升工作,明确了严格监管执法、强化帮扶指导、推进整章建制工作理念,提出了“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工作思路, 进一步带动食品小作坊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强化监管保规范

小作坊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我市食品小作坊发展迅速,遍布城市农村,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为切实加强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全面实施辖区食品小作坊提升改造工程,在全市范围开展食品安全小作坊示范门店创建工作。

创建过程中,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域内489家食品小作坊全部登记造册,实施动态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组织开展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798家次,整改问题234起。同时,创新监督方式,推行“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督促和引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根据食品生产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和食品安全问题联合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全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整治,安化、桃江、沅江等地在对黑毛茶、湿米粉湿面条、压榨油的专项整治中,捣毁了一批“黑窝点”,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0多件,食品小作坊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为示范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桃江县肖师傅豆制品厂是一家有着20多年豆制品传统工艺的家族式手工作坊,通过示范创建已完美变身。如今,门店门口悬挂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信息公示牌,作坊内食品生产功能区域设置清晰,粘贴有绿色醒目标识。负责人肖雪平表示,自示范创建以来,他们在监管人员的及时指导和督促下,配齐了设备、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规范了加工行为,消除了安全隐患。

如今,类似南县南洲圣特丽蛋糕立达店、桃江县肖师傅豆制品厂这样的食品小作坊正如同雨后春笋般在益阳各大街小巷成长起来,我市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上台阶,行业气象焕然一新。

  优化服务促发展

小作坊登上大平台

“小作坊监管应该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小作坊监管应该与帮扶企业相结合。”2019年4月,市市场监管局主要领导就食品小作坊建设工作在安化县召开专题调研推进会,为食品小作坊监管指明了方向。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加强政策宣讲、培训指导,上门服务,推动小作坊转型升级。结合《食品安全法》实施10周年和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施行,开展了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点、现场宣讲、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政策法律知识,为经营业主送上食品安全知识“大餐”。同时,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积极宣讲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全市共举办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班7期,培训从业人员590人次,为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打下良好基础。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