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防止疫情由物及人传播

6月15日下午,浙江举行第五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建设厅、省银保监局负责人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

image.png

6月15日下午,浙江举行第五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建设厅、省银保监局负责人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通报我省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6月14日,我省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6月14日24时,我省已没有确诊病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例(含境外输入1例)。

下面,就近期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情况作简要通报。

一、依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我省在离鄂通道解除管制前就调整健康码赋码规则,率先将湖北省16个市从“红码”名单中移除。但为防控无症状感染者风险,对武汉市来浙人员一直免费实行核酸检测,确保省际健康码安全转换。当前,按照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鉴于武汉市全域已是低风险地区,并且全面开展了核酸检测,我省于6月6日作出规定,对有武汉市旅居史的来浙人员不再主动赋健康码“红码”,也不再要求提供近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等证明材料。

根据跨地区人员安全流动管理机制相关规定,对湖北省来浙重点人群,也不再要求提供近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等证明材料,对相关人员将按照本地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的统一要求开展检测。同时,对吉林省吉林市来浙人员,除重点人群外,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对重点人群自发文之日起延长30天新冠肺炎检测和健康管理工作,时间截止7月7日。

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但从国内近日连续出现散发病例的情况看,常态化防控容不得半点麻痹,必须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部署,继续对高风险、中风险地区来浙人员有针对性加强核酸检测,锲而不舍抓好精密智控,全力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二、加强食品流通等重点环节管控。我省进一步抓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为重点对象,以生鲜、冷冻畜禽肉类产品及水产品为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大对餐饮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以生鲜、冷冻水产品等为重点,严把进口检验检疫关,切实加强进口食品追溯管理。

按照管好“小门”的要求,压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环境和重点部位清洁、消毒。做好入口值守工作,实行“亮码+测温+戴口罩”准入措施,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重点场所从业人员日常健康监测,定期对售卖商品、场所进行抽样检测,防止由物及人的疫情传播和扩散。

三、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防灾避险转移安置机制。随着台风季节来临,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防台工作,我省专门制定指导意见,要求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按照自然灾害预警等级和预警范围,依法组织转移各类危险区域受影响人员,通过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确保转移安置过程中不发生疫情。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在防灾避险转移过程中,要避免安置场所人员过度聚集。我省规定,每个场所安置人数应不超过规划人数的50%,所以有必要增设备选场所。各地对此项工作要提前作好安排。对确定的避灾安置场所和备选场所,必须全面开展卫生清理、通风、消毒,做好口罩、洗手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准备,并建立防疫应急处置机制。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